临江网

 找回密码
 点这里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临江老照片

编辑推荐

查看: 709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带状疱疹( 蛇带疮)的辨证分析

[复制链接]

4

主题

11

好友

26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帖子
15
积分
261
注册时间
2007-12-2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7-9 13:46:5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带状疱疹( 蛇带疮)的辨证分析

蛇串疮多因情志内伤,肝郁化火,以致肝胆火盛;或因饮食失调损伤脾胃,或忧思伤脾,则脾失健运、湿浊内停、郁久化热,以致湿热内蕴;兼外受毒邪,则湿热火毒熏蒸皮肤而发疹。

辨证主要辨肝胆火盛和湿盛,可根据皮疹之表现及全身见证予以辨别。临床以肝胆火盛型为多见。皮疹大部或全部消退后,局部仍疼痛不止者,多属气滞血瘀;而老年患者疼痛日久亦有属气血虚者,应注意辨别。本病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泻肝火、利湿热,并宜结合外治。
蛇串疮的辨证论治

肝胆火盛型

【证见】 皮肤上出现红斑、簇集性水疱,自觉灼热疼痛,伴有口苦,咽干,口渴,烦躁易怒,小便黄赤,大便于结。舌质红,苔薄黄或黄腻,脉弦滑或弦数、弦滑数。

【治法】 泻肝火,利湿热。

【方药】

1.主方龙胆泻肝汤(李东垣方,录自《古今医方集成》)加减

处方:龙胆草、黄芩、泽泻、车前子、大青叶各12克,柴胡、栀子、木通各9克,生甘草5克,生地黄、板蓝根各30克。水煎服,每日1剂。

便秘者,加大黄12克(后下)。疼痛较甚者,酌加化瘀通络之品,如延胡索9克、乳香、没药各6克,丹参15克等,或三七末3克(冲服)。兼血热而出现血疱、坏死者,可加水牛角30克(先煎),牡丹皮、紫草各12克等。

2.中成药

(1)龙胆泻肝丸,口服,每次6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2)抗病毒口服液,口服,每次1支(10毫升),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3)龙胆泻肝颗粒,口服,每次1—2包(4—8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湿盛型

【证见】 皮肤淡红斑,水疱破溃,糜烂,渗液较多,伴有口不渴或渴不欲饮,纳呆,腹胀,大便溏。舌质淡红,苔白厚或白滑,脉濡缓等。

【治法】 燥湿清热,理气和中。

【方药】

1.主方除湿胃苓汤(吴谦等《医宗金鉴》)加减

处方:苍术、白术、厚朴、延胡索、木通各9克,车前子、泽泻各12克,滑石、土茯苓、板蓝根各30克,陈皮、生甘草各5克。水煎服,每日1剂。

疼痛较甚者,酌加乳香、没药各6克,丹参15克,或加三七末3克(冲服)。

2.中成药抗病毒口服液,口服,每次1支(10毫升),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气滞血瘀型

【证见】 皮疹大部或全部消退后,局部仍疼痛不止,伴有夜眠不宁,精神疲乏。舌质黯红,或舌尖边有瘀斑,苔白,脉弦。

【治法】 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方药】

主方柴胡疏肝散(张介宾《景岳全书》)加减

处方:柴胡、赤芍、枳壳、香附各12克,丹参15克,鸡血藤30克,延胡索9克,川芎、陈皮、生甘草各6克。水煎服,每日1剂。

如疼痛较甚,舌有瘀斑者,加桃红、川红花各9克,三七末3克(冲)。

气血两虚型

【证见】 皮疹消退后仍疼痛日久者(主要见于老年患者),伴有面色发白,气短,纳呆,神疲乏力,夜睡难寐。舌质淡,少苔,脉细或弦细。

【治法】 调补气血,重镇安神,佐以化瘀止痛。

【方药】

主方八珍汤(薛己《正体类要》)加减

处方:党参18克,白芍、丹参各15克,白术、茯苓各12克,当归、川芎各9克,炙甘草6克,三七末3克(冲),龙骨、牡蛎、珍珠母各30克(先煎)。水煎服,每日1剂。

蛇串疮的外治法

一般不宜挑破水疱。

1.水疱未破者,可用双柏散、青黛散、金黄散或二味拔毒散,冷开水调搽;或用紫金锭与云南白药各半,冷开水调搽;也可用五妙水仙膏点涂。

2.水疱已破糜烂者,可用青黛散油外涂。

3.个别患者渗液较多者,可用板蓝根、银花叶、木贼、虎杖、野菊花、黄柏各30克,煎水待冷湿敷。
蛇串疮的其他疗法

可采用针刺疗法,体针或耳针可根据皮疹发生部位而选取穴位。

1.体针常取穴内关、曲池、合谷、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或取阿是穴,每次取3—4个穴位,用泻法,留针20—30分钟,每日1次。

2.耳针常取穴肝区、神门及皮疹分布之所属区,留针30分钟,每日1次;也可埋针或贴耳珠。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验证码 换一个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