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属于谁**
我们属于谁?这是个简单而细想起来又有点迷惑的问题。作为主体,不管我们处于什么位置。是尊贵,还是贫贱,总有一些人把我们当作他生活中重要的人。因此,我们肩挑道义,责任重重。为了不辜负爱我们的人,需要我们的人。我们只得麻木地做着一些我们不喜欢的事,只求心灵的平衡,至于内心的真实感受,我们只能自己默默承担。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不属于自己,我们只不过是社会链条上的一环罢了,不管你愿不愿意,你不能脱离实际,你只得尽你的一切维系这些亲朋好友,同事等等和你有干系群体的关系。道义和责任总是沉甸甸的,因此我们很累。
可是人又是一个有着追求独立、自由,或是放纵的复杂个体。在我们的内心深处,我们总是存储着许许多多我们自己都不敢承认的梦幻。现实中,我们可能都是君子、淑女,这是我们的社会角色。但看到现实社会中那些敢想敢干,为了己的私欲而为所欲为的在世俗眼里所谓“堕落”的人和事,有时还真的很是欣赏,心里还有了如果有机会也想尝试一下的念头,虽说这念头只不过是一闪而已,但它是最真实的感受。这可能是人性所具有的好奇心、喜新厌旧等等劣根性在作怪吧。有时想想,过一回自己想要的生活,那也不诳人生一世。
但我们不会去尝试,因为,我们知道人性的弱点。私欲一但打开,局势的发展就不是你所能控制的。不敢去相信自己的自制力,因那是个不可靠的东西。因此,我们总是用想象来控制自己的欲望,用身边的事来告诫自己,千万不要去尝试,还是按部就班的好。因此,有些事我们不会去做,正是因为大多数的人只停留于想想而已,因此社会才保持基本稳定。我们只不过是一群只会幻想,不敢作为的平凡人吧了,虽说我们的内心属于自己,但我们的形体属于社会。
这几天,我总是在想以前看过的一小本册子“人的使命”。说实在,当初看时由于水平问题,几次想硬着头皮读下去,但实在太高深了,也就看个皮毛,无法看完,但题目是牢牢记住了。作为人,对于使命或者说理想,我们也曾经为此热血过,指点江山的激情也从未远离。但太多的无奈,太多的事情,有时让我们觉得人作为个体是如此渺小,个人的力量是那么不可足道。我们内心的追求,能实现的机会实在太少了。我们是受社会一些有形的规程如法规,无形的如道德规范等利弊标准所左右。不管你愿不愿承认,我们从出生始,我们就不属于我们了,我们被各种打着为我们好的所谓符合社会标准的各种行为所控制,有些事并不是你想咋干就可咋干的,虽说我们也抗拒过,但只能顺者昌,逐波而已。学习、工作、恋爱我们只不过是按社会形成的潜标准,确定我们的所为。什么时候,我们有真正的自我呢。
弗洛伊德说过,人是由潜意识的我和现实中的我所组成。在梦的意识里,真实的我,总是在同肉体的我进行激烈的斗争,因此人过的不轻松。为实现自我,我们就会被世俗规程所制裁,纵然实现了目标,那也是伤痕累累。如果放弃追求,一辈子又于心不甘,心里老是不安于寂寞,好像在等待着什么。
我们是在期待什么呢?是在期盼实现心中的自我呢,还是等待一个自己也不清楚的因果。在生活中,我们只得按社会风尚来规划我们的行为,来制定我们的目标。因为我们知道,只有符合大众的,符合现实标准的目标才是可付诸实施目标,因此我们对于一些我们并不愿意的目的,为他人,为生存,我们只得为之。而对一些我们所喜欢的事,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只得把它深深埋在心底深处,让他烂在肚里。毕竟我们生活在别人的眼里,我们要为他人着想。其实,你愿不愿承认,我们很大程度是为他人而活着,因为我们只不过是沧海一粟,我们只得溶入大海,我们不属于我们。从上学志愿的填报,到毕业分配工作的寻找及决策,那一次我们不屈从于别人的意志或利益的诱惑,我们能按我们所想吗,其实,我们的一些要求也是很简单的,但要实现,有时就是那么难,所谓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
在感情上,我们对于心仪的爱人,由于机缘、时间等等因素,我们大都无缘执手到老。当我们不懂爱情时,我们每天为爱死去活来,还自认为是世上最真的爱,但它总是来去冲冲,变化的快。当我们知道什么是爱情时,我们已错过今生的爱。虽然非常清楚,这就是今生等待的爱,并常常在内心倍受煎熬,可是我们却连表白的话都不想说。不是我们弱若、胆小因为,我们知道,我们不属于我们,我们不能为己欲而使别人受到伤害。
飞蛾投火的结果是自取灭亡,深爱的结局是今生不言爱。因为我们不能自我,但人的追求欲又是那么强烈,或许只有在网络上我们才能得到片刻的释放,因为在网上,我们很容易找到共鸣的人,其实,真正交流的是你内心的我和现实的我在对话,只有在这虚幻的世界里,我们才将压抑很久的自我,让它得以短暂的表露。在网络上游逛,我们早晚会碰到心仪的对象。不是不心动,不是不想爱。但多数,我们只不过是保持君子之交,在敏感话题上顾左右而言它。因为,我们不想去尝试。虽说内心的欲望是那么强烈,但我只得保持原状。尝试的结果,那只不过是同一个结果,那就是伤痕累累。
我们对自己的自制力,其实是不相信的。因为我们知道自个是凡人,我们无法控制自个的欲望。因此不去尝试,是我们减免内心受到伤害的最好保护方法。对于一段来的不是时候的感情,对于在错的时间遇见对的人。如果我们按自个意愿滋意发展,那么结果是什么,我们无法去把握。伤痕累累的肯定不止一两个人,破碎的肯定不是一两颗心。你可以不爱别人,但做为人,你不可以无视爱你的人因你的背叛而伤痛欲绝。因为我们不属于自个,我们要对我们的一切负责。因此,淡然相持,慢慢遗忘,对己对他人,或许是明智的选则。不要尝试去网恋,不要尝试去围墙外走走,不要相信自个定力,那是个不可靠的东西。
我们不属于自己,面对真实的自我,站在围墙上面,远远的欣赏,这或许是我们的最好的选择.
我们属于谁?这是个简单而细想起来又有点迷惑的问题。作为主体,不管我们处于什么位置。是尊贵,还是贫贱,总有一些人把我们当作他生活中重要的人。因此,我们肩挑道义,责任重重。为了不辜负爱我们的人,需要我们的人。我们只得麻木地做着一些我们不喜欢的事,只求心灵的平衡,至于内心的真实感受,我们只能自己默默承担。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不属于自己,我们只不过是社会链条上的一环罢了,不管你愿不愿意,你不能脱离实际,你只得尽你的一切维系这些亲朋好友,同事等等和你有干系群体的关系。道义和责任总是沉甸甸的,因此我们很累。
可是人又是一个有着追求独立、自由,或是放纵的复杂个体。在我们的内心深处,我们总是存储着许许多多我们自己都不敢承认的梦幻。现实中,我们可能都是君子、淑女,这是我们的社会角色。但看到现实社会中那些敢想敢干,为了己的私欲而为所欲为的在世俗眼里所谓“堕落”的人和事,有时还真的很是欣赏,心里还有了如果有机会也想尝试一下的念头,虽说这念头只不过是一闪而已,但它是最真实的感受。这可能是人性所具有的好奇心、喜新厌旧等等劣根性在作怪吧。有时想想,过一回自己想要的生活,那也不诳人生一世。
但我们不会去尝试,因为,我们知道人性的弱点。私欲一但打开,局势的发展就不是你所能控制的。不敢去相信自己的自制力,因那是个不可靠的东西。因此,我们总是用想象来控制自己的欲望,用身边的事来告诫自己,千万不要去尝试,还是按部就班的好。因此,有些事我们不会去做,正是因为大多数的人只停留于想想而已,因此社会才保持基本稳定。我们只不过是一群只会幻想,不敢作为的平凡人吧了,虽说我们的内心属于自己,但我们的形体属于社会。
这几天,我总是在想以前看过的一小本册子“人的使命”。说实在,当初看时由于水平问题,几次想硬着头皮读下去,但实在太高深了,也就看个皮毛,无法看完,但题目是牢牢记住了。作为人,对于使命或者说理想,我们也曾经为此热血过,指点江山的激情也从未远离。但太多的无奈,太多的事情,有时让我们觉得人作为个体是如此渺小,个人的力量是那么不可足道。我们内心的追求,能实现的机会实在太少了。我们是受社会一些有形的规程如法规,无形的如道德规范等利弊标准所左右。不管你愿不愿承认,我们从出生始,我们就不属于我们了,我们被各种打着为我们好的所谓符合社会标准的各种行为所控制,有些事并不是你想咋干就可咋干的,虽说我们也抗拒过,但只能顺者昌,逐波而已。学习、工作、恋爱我们只不过是按社会形成的潜标准,确定我们的所为。什么时候,我们有真正的自我呢。
弗洛伊德说过,人是由潜意识的我和现实中的我所组成。在梦的意识里,真实的我,总是在同肉体的我进行激烈的斗争,因此人过的不轻松。为实现自我,我们就会被世俗规程所制裁,纵然实现了目标,那也是伤痕累累。如果放弃追求,一辈子又于心不甘,心里老是不安于寂寞,好像在等待着什么。
我们是在期待什么呢?是在期盼实现心中的自我呢,还是等待一个自己也不清楚的因果。在生活中,我们只得按社会风尚来规划我们的行为,来制定我们的目标。因为我们知道,只有符合大众的,符合现实标准的目标才是可付诸实施目标,因此我们对于一些我们并不愿意的目的,为他人,为生存,我们只得为之。而对一些我们所喜欢的事,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只得把它深深埋在心底深处,让他烂在肚里。毕竟我们生活在别人的眼里,我们要为他人着想。其实,你愿不愿承认,我们很大程度是为他人而活着,因为我们只不过是沧海一粟,我们只得溶入大海,我们不属于我们。从上学志愿的填报,到毕业分配工作的寻找及决策,那一次我们不屈从于别人的意志或利益的诱惑,我们能按我们所想吗,其实,我们的一些要求也是很简单的,但要实现,有时就是那么难,所谓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
在感情上,我们对于心仪的爱人,由于机缘、时间等等因素,我们大都无缘执手到老。当我们不懂爱情时,我们每天为爱死去活来,还自认为是世上最真的爱,但它总是来去冲冲,变化的快。当我们知道什么是爱情时,我们已错过今生的爱。虽然非常清楚,这就是今生等待的爱,并常常在内心倍受煎熬,可是我们却连表白的话都不想说。不是我们弱若、胆小因为,我们知道,我们不属于我们,我们不能为己欲而使别人受到伤害。
飞蛾投火的结果是自取灭亡,深爱的结局是今生不言爱。因为我们不能自我,但人的追求欲又是那么强烈,或许只有在网络上我们才能得到片刻的释放,因为在网上,我们很容易找到共鸣的人,其实,真正交流的是你内心的我和现实的我在对话,只有在这虚幻的世界里,我们才将压抑很久的自我,让它得以短暂的表露。在网络上游逛,我们早晚会碰到心仪的对象。不是不心动,不是不想爱。但多数,我们只不过是保持君子之交,在敏感话题上顾左右而言它。因为,我们不想去尝试。虽说内心的欲望是那么强烈,但我只得保持原状。尝试的结果,那只不过是同一个结果,那就是伤痕累累。
我们对自己的自制力,其实是不相信的。因为我们知道自个是凡人,我们无法控制自个的欲望。因此不去尝试,是我们减免内心受到伤害的最好保护方法。对于一段来的不是时候的感情,对于在错的时间遇见对的人。如果我们按自个意愿滋意发展,那么结果是什么,我们无法去把握。伤痕累累的肯定不止一两个人,破碎的肯定不是一两颗心。你可以不爱别人,但做为人,你不可以无视爱你的人因你的背叛而伤痛欲绝。因为我们不属于自个,我们要对我们的一切负责。因此,淡然相持,慢慢遗忘,对己对他人,或许是明智的选则。不要尝试去网恋,不要尝试去围墙外走走,不要相信自个定力,那是个不可靠的东西。
我们不属于自己,面对真实的自我,站在围墙上面,远远的欣赏,这或许是我们的最好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