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而再再而三的不解德国这个严谨僵硬的国度如何能够孕育如此甜美曼妙的歌唱。 1977年生于Heidenheim,从小就是披头士的歌迷、学习录音、上过打击乐和钢琴课、在学校乐团任职的他,从1994年起用吉他创作到2000年开始用钢琴创作,而后在2001年出版了自己的处子专辑,也就是那张美丽的"Infinite Love Songs"。我是从03年的那张"Rose"开始认识这个忧美的男人的,这里的“忧美”不是错别字,而是“忧伤美丽”的一个缩写,的确,这是对他音乐最好的两个形容词,诚然,这样的词汇可以用来形容的乐队艺人何止千万,但MaximilianHecker确实赋予了它们更为纯粹的别样意义:古典韵味的钢琴、通透的假声、弥漫的稀薄情感、独特的曲式行进、偶尔肆虐的吉他失真和神经质的男声。其实MaximilianHecker最早不是唱歌的,而是给好多乐队打鼓。后来他发现作为一个鼓手,总是被遮掩在一个个木桶的后面,不能满足他展示自我的愿望,于是便拿出了自己的作品给乐队听,好让他们在采纳之后的演出中能提一句“这是我们鼓手写的歌”,以便观众注意到他。但可惜的是,他的作品总是被毙掉。那段时间,他对音乐失去了信心,离开了曾经的乐队,并转行干起了平面模特,后来生活稍微稳定了一些,又开始了对音乐的怀念,于是自己一个人作了张小样出来,复制成30份儿,寄给了许多唱片公司,让他没想到的是,最终接纳自己的竟是与其自称的“忧伤流行赞美诗”风格并不相符的实验电音厂牌Kitty-Yo。